top of page
紀治興博士 豐盛社企學會會長

以信仰實踐護教

已更新:2023年1月5日

世俗主義對教會的衝擊

(圖片來源:FOOD-CO Facebook專頁)


世俗主義是指脫離宗教的意識形態。在美國的基督徒從一九九六年佔人口的65%跌至二○一六年的43%。在英國也是以每年遞減1%的速度下跌。香港參加崇拜的人數佔人口的5%,但承認是基督徒卻不參加教會的卻有15%,即四個接受基督信仰的,只有一個參加教會,這是「愛耶穌但不愛教會」(love Jesus but not the church)。因聖經中耶穌所彰顯的愛,令人感動渴望,但由人所組成及領導的教會,不一定能夠落實所宣講的這種大愛。二○一四年教會普查顯示,以中位數計,若香港堂會一年的收入是一百元,宣教的支出是五元,而扶貧的支出則只是一毫子,相差五十倍。講公義多,行公義少。其實以收入的0.1%去扶貧,跟現上市公司花費在企業社會責任的比率差不多。


在美國於一九八四年成立的巴拿研究中心(Barna Group)是個研究信仰與文化的組織。在二○一七年的研究顯示在美國承認是基督徒卻不參加教會的約佔人口的10%,他們曾是經常去教會,但起碼過去六個月都沒有。當中89%曾作出委身基督的承諾而現在仍然認為這是重要的。他們認信獨一真神的佔93%,稍高於傳統基督徒的90%。認信神是全能全知的佔94%,高於在傳統教徒的85%。有祈禱習慣的與傳統教徒一樣是83%。但經常閱讀聖經的則只有26%,低於在傳統教徒的56%。而閱讀屬靈書刊的則更只有9%,低於傳統教徒的36%。


巴拿研究中心的跟進研究顯示另外有8%的美國人口追求靈性但並無任何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及其他)生活,他們對神的存在並不肯定,歸類於屬靈但不屬教(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所以,潛藏機遇是如何令這18%人口回到教會。


在後世俗主義的護教學


在二○一三年,英國神學家格雷厄姆(Elaine Graham)提出現時已是後世俗主義的年代,雖然她主要是描述英國的情況,但是也值得我們參考。她的立論是基於三點觀察。首先,現時有不少新興宗教出現,而追求靈性、相信星座的也不少。其次,宗教團體有不少社區計劃及扶貧項目得到社會的認同。最後,英國的政治家如貝理雅、卡梅倫等,在他們演說時會引用聖經。所以她提出基督徒要發展新的護教學。


在早期教父年代的護教學,主要是與異教者或教內的異端者辯論,是義理之爭。但今日所需要的不是據理力爭的護教學,而是以身體力行活出的信仰;不是聽到的,而是見到的信仰。其實以為我們是因為同意教理而信主可能是誤會;感受才是主因。我們是因為感受到愛而同意教理;而被教理所說服的是不會有愛的感受。


踐信於行的服侍應該跨出基督教圈子,去與其他宗教及沒有宗教信仰的群體對話,商討共同面對的社會問題,提出教會的理念及資源可以如何回應。當中,教會應該在相互競爭的方案中完成所提出的事工,但不是為了教會而是為整個社會的福祉。這是透過同在及參與的新護教方式,藉信仰實踐去表達道德規範,強化公民社會的力量。這是從單關注人數的量性增長,擴大到同時關注質性增長。


踐信於行的實踐神學

傳統神學是信仰尋求理解,是一種憑想像力建構理論的思辯及講解的遊戲。其中多是創造新的概念(即名詞)及其解釋。概念愈精妙,解釋愈合理,便是神學家的高明。 實踐神學是信仰尋求改變,可以是個人、組織、或社會的轉變。重點是效益(impact),英文的原意是物件被撞擊後,向前移動了的距離。當中的關鍵是踐行者(practitioner)的行動。沒有效益的踐行(praxis)是枉然。富效益的踐行,代表受惠者離苦得樂、或社會轉化,共通點是他者更幸福。


實踐神學與傳統神學的另一個區別,是前者需要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因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需要處理不同的人和事。以教會管理為例,單單懂得釋經講道,但不曉得處理執事及同工間的人事紛爭、對八十年代起男士漸少返教會、和傘後青少年離開教會等問題束手無策。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涉獵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


六十年代興起的實踐神學主要是教牧神學,包括教會管理、院牧事工、諮詢輔導、靈性栽培、基督教教育等。但現時的發展已包括格雷厄姆所說的,就是為社會謀幸福的事工。香港有幾個個案。


為社會謀幸福的個案


第一個個案是社企「要有光」,創辦人是基督徒,當初曾向教會推介其稱為「光房」的社會房屋(social housing)意念,即尋找擁有多間住宅的大業主,鼓勵他們只收取低廉租金,讓要有光將單位分租給基層;但建議不獲接納。結果他與社創投資基金合作,在二○一三年成功證明其計劃的可行性。於二○一七年在政府及一些有心人的幫助下,成功將深井的一座廢置宿舍,改為「光屋」。因他的概念證明(proof of concept),新特首上場便推行社會房屋政策。一開始便有幾百個家庭受惠。一個平民的堅持,終成為一個政策,惠及貧苦大眾,可惜教會在當中缺席。


第二個是由聖公會的聖雅各福群會、及創辦人是基督徒的惜食堂合作的Food-Co食物援助計劃。政府社創基金以三年內撥款一千萬資助該計劃,建立一個IT資訊平台,讓捐出食材的機構如超市、酒店、進口商等,很容易便能將快要過期的食材,分配給各區的慈善團體及社區廚房,而不用傾倒在堆填區。在第一年的先導期只在全港十八區中以三區作試驗,結果是令全港每日派發的飯盒由二萬五千個,增加至三萬三千個,多了八千人受惠。若以每個飯盒二十元計,三年共一億八千萬。


這個效益,不是單靠一千萬元起動資金,當中需要有捐食材的、有捐錢的、有借出貨車及倉庫的、有借出地方派飯盒的、有出謀獻策的、有做義工的。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亦是協辦機構,這是好的開始。


第三個不是個案而是現象,在香港六百四十七間社企中,約有六成是由基督徒創辦或基督教機構營運。它們都在為香港社會謀幸福,以所做的實事,見證信仰。


(使命商道論壇系列文章。作者為豐盛社企學會會長。)

 

原文刊登於︰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5586&Pid=104&Version=0&Cid=2218&Charset=big5_hkscs(2018年9月7日)

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