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沙夫茨伯里夥伴(Shaftesbury Partnership),是推動社會革新的基督教組織。去年扶貧委員會邀請他們來港分享經驗,其中一項是開辦如何營運食物銀行的主日學課程,現時當地已有四十間教會成立食物銀行,成為一個紥根所在社區的扶貧網絡。這是個另類的主日學,不再是停在重覆學習為何要行善,而是活出扶貧助弱;每一個主日學,都將扶貧工作推前一小步;是化信仰為行動,以行動改變社會。
這是將聖經中扶貧助弱的觀念,化為招聚義工、收集食物、透過附近的慈善團體聯絡有需要的人等工序,這些都是煩瑣但可以操作的步驟:扶貧不只是出錢,而且是出心、出意、出力。過程中,弟兄姊妹了解受助者的需要,在交談中感受一個個應付生活的故事。最後,他們為自己所得著的而感到喜悅和感激,而不是為自己所傳遞給予的而感到自豪。是他們自己被轉化,而不是轉化他人。就像盧雲神父在拉丁美洲從窮人中看見耶穌,在方舟之家欣賞智障人士。
在知、行、慣的轉化過程中,基督教教育通常是停留在知的階段,例如是停在為何要行善的價值觀。若果講解精彩,激情會觸發一次行動,但通常是無以為繼。然後是不斷重覆聽同樣在天空上的價值觀念。但商業教育會著重可以落地操作的踐行。
以「施比受更為有福」(使二十35)為例,我們可以透過不同的釋經方法去發揮箇中的含意,但最終是如何落實為行動,甚至成為習慣。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提出施與取(Give and Take)的框架,將施予者的出發點分為無私(selfless)和利他(otherish)。他先指出真正的無私者,不斷犧牲自己,忘己愛人,難以持久;除聖人外,只有為父母的可以堅持。利他者是幫人而不求回報,但過程中亦顧及自己的限制和需要;所以,利他者是愛人及愛己,是愛人如愛己。然後,他再列舉實證有效的施助方法及流程,讓「施予」可操作化。最後,他列舉一些組織體制,藉著其配套措施,讓參加者的施予成為習慣。
格蘭特提出的施予,指的是以行動和智慧幫助他人。他列舉大量的學術研究,證明出手助人的施予帶來好處,施比受是真的更為有福。其實好心有好報等這些傳統智慧,根本是人類自古以來生活經驗的結論。在進化過程裡,人類經驗到很多影響著生命的事情,漸漸地,他們對某類事情賦予正面意義,然後再將之抽象化為價值。聖經作者只是將這項創造規律說出來。
香港自二○○九年開始,已有四間大堂會週期性舉辦社企主日學;其中的北角宣道會更設立由畢業生組成的葉忒羅團契,團友每年為四至五間社企作導師;而恩福堂則成立推動良心消費的小組,現時到不同教會分享其經驗。
今年開始,有另外四間中型堂會加入開辦社企主日學,其中一間完成了六次的課程。總結經驗,主日學要先由討論人生規劃開始,因為大部份參與者在分享時,都表達若是環境許可,他們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是活出自我、盛載他人。若果人生如戲,落幕時戲中一切都會消散,但今生亦只有這一場做戲的機會,豈可不努力演出精彩?生命如舞台,本身並無意義,是人的演出,使它就有意義。關鍵在於人的意願,責任不在於生命,是在於自己。
第二課是討論經濟生活。常人第一個盲點是以為富裕帶來快樂,但其實人是因為缺乏財務安全感而不快樂。第二個盲點是沒有想清楚要多少才足夠(just enough)。缺乏安全感是心理問題,不是銀行存款數目的問題。生活,可以好簡單。
以後的課程,是從靈性塑造的進路,討論目的性制約的踐行和本地實例,包括私產公益、十行一善、限富扶貧、營商宣教,以及移風易俗等。實例的重要性,在於實際操作的心得分享,包括是自己被觸動而不是觸動他人。最後是學員如何落實成為行動,最簡單的是探訪幾間社會企業,較投入的是成立有組織的行動小組,把支持體制化。
(二零一四使命商道論壇系列之一。作者為豐盛社企學會會長。)
原文刊登於: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84643&Pid=2&Version=1405&Cid=641&Charset=big5_hkscs(2014年8月3日)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