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紀治興博士 豐盛社企學會會長

跨界對話(二):以「社創定義」解構「葡萄園主」



國劍橋已有八百年宗教教育的歷史,而劍橋神學聯盟是在一九七二年成立,由九間神學院和宗教研究中心所組成。在今年舉行的暑期講座中,以下是在其中一個小組的分享內容,探討的是聖經寓言與社會創業的關聯(Correlation)。


  在二○一二年,菲利普桑托斯(Filipe Santos)對社企作出規範性的定義:社會創業家是針對因為沒有謀利機會而被忽視的社會問題,創辦以充權邏輯為主的可持續性方案,從而產出正面的界外利益,讓弱勢社群受惠。這個定義包含四個條件:社會問題、界外利益、充權邏輯、和可持續性等。以下我會以這四點去分析葡萄園寓言(太二十1-16)。


社會問題


  寓言中被忽視的社會問題,就是當時就業不足工人的生計。他們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既無土地或漁船等產業、又無木匠或織棚等手藝,只有勞動力,故此相比有主人提供食宿的奴隸,他們更是不如。反過來說,這種可以在農忙時呼之則來,農閒時揮之則去的按需勞動力,對園主是最具經濟效益,因為他們只需要僱用少數長工,以應付農閒時的工作。到收成期間,可以先僱用在整個收成期都要幫忙的長期散工,然後按需要(on demand)加聘逐日計的短期散工。這是現時外判工作的原始模型,只照顧雇主或資本家的利潤,富者盡取,忽視工人的生存權益,及在受僱的期間全無休息時間。


當中的短散缺乏談判力。比起長散或長工,他們是今天不知明天。故此他們是馬斯洛「五層需要」(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最底層的弱勢社群。那些在下午五時還未被其他園主選上的,應該是身形孱弱,看來缺乏體力的一群。若果沒有工開,今天全家要挨餓,明天更無力氣,賣相更差,更難找工作,走不出惡性循環的漩渦。


界外利益


經濟學中的所謂正面的界外利益,是指商人並沒有賺盡,既沒有壓榨工人,也沒有謀取暴利;反而是「讓利」予弱勢的顧客或工人。而負面的界外利益,是指商人「賺凸」,沒有支付應有成本,例如生產過程中釋放出來污染物的清潔費、採用地溝油或次等材料;或收取過高價錢,例如囤積居奇、供應商之間的合謀抬價等。寓言中的園主不是付出最低工資,而是最低但可以生活的工資。清早、巳初、午正、申初、和酉初等五批散工,不同工但同酬。所以對待在溫飽邊緣的基層,不是多勞多得,而是各得生活所必要的工資。


  經濟一詞原指分配家中的資源。家中長子身壯力健,承擔大部份的田野工作。幼子是孩童,沒有分擔工作。但作母親的仍然讓兩兄弟同樣吃飽;這是家的經濟原則,也是愛的表現。但在承繼家業時,長子得的更多。工資與付出的關係應是一條向右上的斜線,多勞多得,這只是商場思維。在聖經中,工資與付出是一條“Z”線,基層的工人獲得最低生活工資的平線,中產是多勞多得的斜線,富人是要藉讓出部份利益去扶貧助弱。


充權邏輯


  充權的終極目標是讓人活出自我,發揮上帝賦予的潛能。園主在招聘第一批散工時,便談判好這些最具工作力的一整天工資是多少。而在與第二批上午九時招聘散工的對話中,已不再議價,而是應許會給他們「當得的」(二十4)。除給予工作和機會擺脫惡性循環外,園主的充權邏輯,是也要幫助這些散工重建自信,即這份工資是他們當得的(二十2)!要留意園主沒有在晚上出糧前再出去找工人,因為園主是要他們藉工作賺取工資,而不是接受施捨。這寓言最特別的安排,是讓酉初散工先拿工資,所以他們當時不知道第一批散工是會拿一樣的工資。園主不但是出錢,亦出心。園主是在重振工人的自我形象,讓他們愛惜自己。


持續方案


  最後,是對持續性的要求。現時社企談持續性的著眼點是在社企能否持續營運。在耶穌設計的寓言中,園主不管散工是工作了一天或一小時,都劃一的付正常一整天的工資。就像現時企業的全日制雇員一樣,不管公司業務繁忙或清閒,都會支付月薪。寓言並沒有著墨於多付工資對萄葡園的財務影響,以當時貧富極懸殊的情況,對園主來說,多付幾十錢銀子,應該影響不大。


  反而要注意的是,耶穌雖然剛剛要求少年財主(太十九21),要變賣自己所有的分給窮人;但他所設計的園主並沒有這樣做。這裡是有三個考慮。首先,少年財主很可能是沒有運用財產(路十二16-21)去扶貧助弱;所以耶穌叫他倒不如將上帝所託付的產業分給他人,讓這些產業得以善用。而這葡葡園主的寓言正正是解釋耶穌對富人的期望。其次是行善者的持續性。若果園主變賣所有,以後便少了一個有社會責任的雇主,多了一個和其他散工爭工作的落難園主。


  最後是受惠果效的持續性。若果散工得的是遠超一日所需的,他是否會懂得善用是個問題。很多人獲得意外之財,大都只是以衝動消費換取短暫歡愉,過不多久又打回原型。因為揠苗助長式的強力扶助,不是人人能夠適應。最能夠幫助弱勢社群的,還是逐步加強他們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透過自己的努力,循序漸進的改善自己的生活,加強自我的期許。大灑金錢的行善,不保證帶來效益的持續性。


  這是將充權邏輯與持續方案結合考慮。將焦點由行善者(Giver)和善行(Giving),擴展至受惠者(The Given)和善行的持續果效(Gift)。


總結


 經典作品的特點是可以多層解讀。葡萄園主的解讀也可以是多層次的,因為理論上它內置了上帝跨越時空的智慧,不是古代、當今、甚至將來的人所能盡知盡明的。例如古時的智者受制於當時的文明,不會明白祂所顯露的智慧,例如今日的基因工程、社會主義、或市場經濟等。但隨著歷史的演進,人對聖經的解讀亦會因為新的經驗而演變。從前講得最多的是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5),近代開始有神學家講充權,但討論善行的持續性的少之又少。而實踐神學便是從當下的實踐中,反思及探索聖經中一直未被發現的上帝智慧。


  (「使命商道論壇」系列之三。作者為豐盛社企學會會長。)

 

原文刊登於︰ https://www.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95948&Pid=2&Version=1515&Cid=641&Charset=big5_hkscs (2016年9月12日)

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