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實踐神學發展了四十多年,仍然走不出傳統教牧神學的圈子,大部份研究的都是堂會內的牧養、教育、輔導、靈性操練等;極少是走出堂會去解決社會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現時的教牧學及實踐神學,都是以神學觀點為主,實用方面的深度不夠,解決不了複雜的實用問題。雖然自古以來一直有神學家說:「神學是實用的」,但這句話本身對大部份人來說,可能是語言僞術。因為它所指的應用,是指神學可以判斷哪些是符合神學家所訂的規範,哪些不是。但普通人包括信徒對這種應用無興趣。他們對實用的理解是能解決問題或是改良成本效益。
所以,斯溫頓及莫厄特(Swinton & Mowat)首先指出:「不幸地,信徒只是將基督信仰作為一個文本,而不是表現。」換句話說,基督信仰變成只是去讀的、去看的、去聽的,而不是去落實;因為信仰未能生活化,這不是聖經的問題,而是神學的問題。現時,就實踐神學寫書的神學家不少,他們都專注神學思考(theological thinking),而所謂神學思考並不是神的思考,因為「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三11);而只是神學家的思考。它們不是真理,而只是大部份持份者所接受的假設或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除非是神學博士生,論文的成敗先後掌握在指導教授和口試考官的手中;否則,像信徒在報刊寫文章講解自己的實踐神學,尤其是踐行者的親身經驗,根本就不用神學家的說三道四。
斯溫頓及莫厄特繼而指出建構實踐神學要另闢蹊徑,因為他們希望實踐神學是「真的實用」及可以處理社會問題。他們提倡實踐神學應該是結合神學及社會科學。因為社會科學如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科學、管理科學等,提供了不少對人類思維及文化現象的理論,令建構實踐神學的過程中,既有神學觀點,即是神學家基於信仰傳統資源而憑想像力建構出來的信念或價值觀網絡;亦有社會科學理論,即透過實證研究而演繹或歸納出來的陳述,其功用是解釋事物的因果關係、推算事物在未來的演變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神學觀點注重的是符合其信念及價值取向,即是道德或宗教向度的「好」,其功用是把關,判斷是否符合神學家提出的規範。社會科學理論注重其解釋力、預測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是實用向度的「好」,是否實用是從效果去判斷。此外,社會科學對實踐神學的另一個助力是其處於前沿的實證研究方法,令研究結果更可靠、更有效,對知識及實踐有更大的貢獻。
以下是以兩個比喻去表達神學及社會科學的關係:傳統神學家的角色,是像科學家,他們學識高深,對人類的進步有極大的貢獻,但普通人不會明白他們的理論。實踐神學家的角色,是像工程師,根據科學家所研究出來的方程式,加上自己對製作工程的知識,去設計及製造人類所需要的產品。兩者各司其職。另一個比喻是,神學主管規範,就像國內省書記主管意識型態;社會科學負責整個研究的方法及結果,就像省長負責經濟發展。
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159932&Pid=2&Version=1677&Cid=1155&Charset=big5_hkscs#.Xar1U6ZmcFw.facebook
Comments